三十不惑?

三十不惑?
 
受惠于爱女芷菡的出生,我有了累计长达30天的休假。这是我从学校离职后所能享用的最长的一次假期了,很明显这个假期没有海滩风浪或者异国风情,但初为人父母,仍充满喜悦与兴奋,凌晨3时许,芷菡刚刚美美地享用了她差不多每2小时一次的美味奶水,对我和妻露出几个笑意后香香睡去[很奇怪,才出生没几天她嘴角会偶尔挂些笑意]。
 
妻早已疲乏,随即睡去,我却例外的没有的睡意。没有了worklist,可以短暂地休憩和畅想一下我们的生活。也许这期间耳闻目睹了许多,思维一下子想象出很多东西来,甚至扩展到人生这个大命题来,江南小城黎明,我能听到早起人的忙碌声。
仿佛他们也已经懂得了生活,生命的真意。
 
1. 不信命运
此前我一直认为人是有命运的,而且象所有人那样认为自己的命运是大展宏图高冠加冕的。到此时,我能认出人是物质的,他的行为也是物质的,所谓的命运以及产生命运一说的精神世界不过是人来宽慰自己的工具。就像佛教或者基督教,或者伊斯兰教一样,有宿命或者真主,人会觉得安然无虞而自得自在。我想对命运的认识应该是世界观的起点,而这些认识的确立要花很多时间来,此前我一直对八卦很信赖,认为人出生之时大命已定。中国古文化中博大精深的易经流派更是将这些说的玄乎其神。
这些一直困扰我很久,一面我相信世界是物质的,一面又期许有无所不在无所不能的上帝来保佑我和家人,一边认为人的成功或者是失败都应是各种条件下的因果关系,一面又梦想自己真命之体,黄袍加身…,经历诸多,而今我可以坚定地认为人之于世界,不过是一生物,生物之生,长,熟,落是要遵循生物规律的,此前是这样,此后相当长的时间内也应该是这样。
 
2.尊重智慧
我想智慧可能是人别于其他生物体很重要的区别。智慧不独人有,大至虎豹豺狼,小至蚂蚁蝌蚪,都是有智慧的,但很多时候我们认为那是本能。因此,称人是高智慧的生物是恰当的。如果承认人的智慧性之一面,就应该尊重有智慧的人,不断追求智慧。我们智慧的实体或者表现莫过于各种方法论,而不是波若波罗蜜或者金刚经或者大乘心法或者十诫…,日念万遍“阿弥佛”,如果不动手翻那页经文不会自动转到下一页。我每次看到麦加朝圣的画面都为之震惊,无边际的着统一白袍的人围着一个圆顶建筑物一圈一圈秩序排开,我在想他们的真主在看到信徒被外族人屠杀时,或者被同族人屠杀时怎么能无动于衷而放任其肆意?
关于宗教,我想起罗素先生的一篇文章说“我为什么不是基督徒”的话题,文章很详细地解答了关于宗教的问题,文末谆谆期许能看到人类文明而进步的未来,而不是受各种束缚和压抑的扭曲人性。
如果只承认方法论是智慧,会走上一种机械的实用主义路线。是的,也因此务实之态度才能推动文明进步,“道可道,非常道”的智慧很高深,能讲出来的都算不上什么,反而是讲不清楚的是大智慧,令人费解。反之,如果讲不出来,或者讲不清楚,就不能传承,智慧不能传承,那由谁而生,至谁而死的呢?或者只是那种可在意会之中,不能言谈之表?
 
3.乐于学习
认识到世界是物质的,人是物质的,人是智慧的,那么除了学习,我们没有其他的选择了,如果要生存的话。与自然界其他生物体的学习一样,练习捕食,练习逃避被捕食,不同的是人除了吃饱肚子还有其他需求,于是还要学习其他技能才会有满足其他需求的机会。我设想现在出现一个只希望填胞肚子的人出现了,也就是将做人的标准降到与其他生物一致,那么他不能去人聚集地方去,因为标准不一样,会被同化,驱逐或者灭掉,要去那里觅食只好偷偷地深夜偷来几个馒头够吃一两天的,或者,他去山野里采摘果子充饥,遇上刮风下雨要寻一个地方避避,遇上比自己强的其他生物要躲躲——这样他不需要背诵国文,也不需要做算术题,当然更不要写计算机程序。
如果不是这样,稍微高级些,比如攒些粮食,就要学会弄个存粮食的地方并保护着,比如风雨无阻地去觅食就要长一身水鸟一般的羽毛或者学会自制防水雨具,比如小心被喂了虎狼,就要学会爬树或者弄个直条树枝把一头削尖了当矛并学几个用矛的把式。
当然上面的高级无非是学习除了会吃以外的其他生物的本能,离要做一个真正的人还差很远很远,所以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很多。进化和自然选择一直在起作用。
 
4.积极态度
如果明白了自己是怎么回事,并且知道了世界是怎么回事,会有一种莫名的忧伤,我想其他生物也是会有的,尤其是遇到不顺时,如果有个命运或者教主在后面,多会有个盼头,而今世界是物质的,只手遮天的保护伞是不存在的,明年的收成是不可预测的,一切都要靠自己的,心情是轻松不起来的,久之则悲观厌世。
曾经读过卡耐基的“人性的弱点”,应该算是很务实的方法论,它不是艰涩的心理学著作,也不是扳起面孔的权威教材,更不是什么主义,流派,我曾受益于其中的多句点拨,其中的一句是“准备好最坏的打算,然后尽一切努力改变之”,我认为这个可为紧绷的心弦缓冲一下,同时事情往往都没有我们设想的那么好,但也没有我们恐惧的那么坏。于是,事情就在最坏的基础上变得好起来,心情应该会逐渐好起来。
据说最后的儒家——梁漱溟曾经写过探讨同样话题的著作“人心与人生”,梁先生晚年之作,先生一直以“出世的佛学,入世的儒学”垂范世人,告诫“在人生的时间线上须臾不可放松的,就是如何对付自己”,这与“君子慎独”有相通之处。只是先生说的偏于佛学,道理深多而实践甚微,已所记无多。
 
忽尔想起那么多,写这些的时候芷菡刚出生,等她读书识字并能明白其中的道理时,我,已经老了。
2007.01.23 龙城.凌晨
 
此条目发表在社会生活分类目录。将固定链接加入收藏夹。

9 Responses to 三十不惑?

  1. 说道:

    恭喜您的爱女的诞生,看了您的文章,对我的触动很大,当一个人拥有了自己的后代,对他的思想和心灵的触动是如此之大,令人感慨。我也会有那么一天,我会不会也像您这样感悟出人生的意义呢?我充分感受到自己对知识的饥渴。。。。。

  2. Yin说道:

    恭喜恭喜!每当听到世界上有一个崭新的小生命降临的时候,心中总会有激动的感慨。Life is a miracle, I firmly believe in this.很欣赏你提到的几点做人的原则,其实人格和素养的提升,恰恰是自己崇尚的正确的标准。

  3. Wade说道:

     
    谢谢Tim和Lauren的祝福。
    Tim能有对知识的饥渴,已经走在成功的康庄大道上了。
    Lauren says life is a miracle, I absolutely agree.
     

  4. 说道:

    我来晚了,因为离职.家里没网.在这里给自己一句话,DONE THE PLAN

  5. 海江说道:

    这篇文章写的挺好的,并恭喜爱女降生!我想你一定能为一个好父亲……

  6. Unknown说道:

    生命是个奇迹,只是上帝总要给人一些苦难!

  7. Pingback: 读“男不入川,女不入藏”文忆罗素人生三追求 | -UFQI-Blog

  8. Pingback: 读“男不入川,女不入藏”文忆罗素人生三追求 | -wordpress-wadelau

  9. wadelau说道:

    十年后,几天前刚刚yoyo过了10周岁生日,再来读这篇文章,恍若昨天,时光流逝。

发表评论

Fill in your details below or click an icon to log in:

WordPress.com 徽标

您正在使用您的 WordPress.com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Twitter picture

您正在使用您的 Twitter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Facebook photo

您正在使用您的 Facebook 账号评论。 注销 /  更改 )

Connecting to %s